河北未检疫生猪摇身一变成“河南猪”

2025年4月,山东卫视《调查》栏目记者在河北邯郸市辛庄营乡太平村发现异常——当地生猪转运站以极低价格收购八九十斤的小猪,每斤仅三四元,远低于市场价。知情人透露,这类小猪通常因患病(如猪瘟、蓝耳病)被提前抛售,健康生猪绝不会在生长黄金期低价处理。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,一个名为“冀南小猪霸”的微信群专门交易母猪,群内用“后备”“精品”等暗语区分不同类别的母猪,甚至将未怀过孕的400斤以上母猪称为“大后备”。另一微信群“中转站”则专收240斤以下的小猪,形成了一条隐蔽的灰色产业链。

在太平村及周边村庄,运送生猪的小货车每日下午频繁穿梭。记者跟踪发现,这些车辆最终驶入成安县吴村村外一处无标识的隐蔽院落。院内停满装载生猪的货车,部分生猪无检疫耳标。更蹊跷的是,部分车辆未卸货便转送至4公里外的大马庄村另一转运站。通过航拍画面可见,该站点同样藏身农田,夜间尤为活跃。
一、跨省运输与检疫漏洞:深夜的“合格”猪肉
4月21日晚,记者目睹一辆车牌为冀D3H135的红色双层货车从大马庄村转运站驶出,经近300公里行程后,于深夜抵达河南焦作市温县的亿腾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厂。然而,厂方登记的最后一辆进场货车时间为18点30分,而这辆河北货车未被记录在案。记者注意到,车上多数生猪无检疫耳标,却持有河南平顶山的检疫证明。厂区工作人员坚称“所有车辆已登记”,但查验记录与现场情况明显矛盾。

与此同时,记者在邯郸吴村转运站蹲守8天,发现每日下午3点后,院内频繁传出猪的嚎叫。靠近观察发现,工人使用蓝色水管从白色圆桶中抽水,通过黄色软管强行灌入生猪口中。另一侧,铁栏隔断内固定着被灌水的猪,工人甚至注射“阿索本”(俗称封闭针)以加速水分吸收并抑制排尿,借此增重牟利。当晚,一辆冀DN29F1货车将灌水猪送至太平村屠宰场。次日,记者在屠宰车间发现一头标有蓝色“4”的死猪,其猪皮发红、散发恶臭,疑似病死猪被混入正常流程加工。

二、停业整顿与封存涉案肉品
事件曝光后,河南温县农业农村局于5月19日通报称,4月23日接到线索后,已对涉事批次18头生猪补检,结果“合格”,但承认亿腾公司存在未按规定登记查验等问题,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封存涉案猪肉。同日,河北邯郸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宣布成立联合调查组,针对冀南新区、成安县多村涉及的未检疫、注水猪问题展开调查。
回溯调查过程,记者早在4月发现太平村生猪转运站已被查封,但灰色交易网络仍通过微信群和隐蔽站点持续运作。知情人士指出,非法商贩利用跨省检疫漏洞,将问题猪“洗白”为合格产品,最终流入市场。而灌水、注射药物等手法,不仅加剧食品安全风险,更暴露出监管链条的薄弱环节。
此次调查揭示了生猪交易中一条横跨河北、河南的非法利益链。从低价收购病猪、跨省运输“洗票”,到屠宰厂违规操作,每个环节均存在监管盲区。尽管两地政府部门已采取停业整顿、立案查处等措施,但如何根治此类灰色产业,仍需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、提升检疫技术手段,并严惩利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。食品安全关乎民生,唯有堵住漏洞、透明监管,方能守护公众餐桌上的安全。
来源:央广网
农兜小程序
⇩⇩⇩
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,欢迎后台留言。
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!
往期回顾
农兜&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。对于猪兜原创文章,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。特别说明的是,未经允许,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。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;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,如有不妥之处,请及时联系我们,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:smil13121487481

{{item.content}}